中國紡聯會長孫瑞哲:強基固本立業,守正創新開局
6月21日,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第九次會員大會暨九屆一次理事會在蘇州舉行。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作總結發言,現將全文刊發如下。
強基固本立業,守正創新開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24年6月21日
制器之器是歷次工業革命的符號和表征。作為現代紡織工業體系的基石,紡織裝備是行業關鍵知識和技能的集成,是形成配套和控制能力的關鍵。鑄錦繡之器,系民生福祉,擔時代大任。紡機協會立足紡機事業發展,明道優術、建言立行,是產業初心的堅守者,強國使命的踐行者。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第九次會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過去五年里,紡機協會在第八屆理事會帶領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應變求變、實干巧干,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開紡機事業全新局面。
做有志者,胸懷家國,引領價值創造。協會牢記“國之大者”,服務國家大局,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引導行業發揮紡織強國之基、纖維制造之源的作用,穩產業,促就業、保民生。
做有心人,與時俱進,賦能產業創新。在強基工程中補短鍛長、在數實融合中提質增效,全面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紡機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自主化率超過75%。
做有為者,內外聯動,促進開放合作。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投資與貿易,在“走出去”與“引進來”中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行業在中國深度上溯之更深、在全球廣度上行之更廣。
持重,所以行穩致遠;立新,所以別開生面。中國紡織工業一騎絕塵的背后,是中國紡機事業的闊步前進。而這一切離不開所有紡機人努力拼搏。在此對大家取得的成績致以敬意!
新型工業化是時代課題。紡織行業正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升級、前沿技術產業化落地。紡機作為行業發展的安全之基、價值之源、品質之要,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和關鍵支撐。紡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意義重大。
借此機會,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下一步工作提幾點建議。
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打造趕超支點
新質生產力主要由技術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紡機行業正處在技術軌道變遷和產業質態躍升的關鍵階段。產業底層基礎不牢、核心技術對外依賴、關鍵環節缺失、協同創新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從跟隨創新到引領創新,紡機行業需要融入產業變革大勢,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把握換道超車機遇,加快產業要素、結構、生態的整體升級。
1、強基礎,高端化升級
要素成本深刻調整,市場需求升級迭代,對紡織制造體系提出更高要求。從轉杯紡、噴氣渦流紡到全成型針織電腦橫機、數碼印花機,具有短流程、高質效、差異化等特性的高端裝備是紡機創新的重要方向?;A零部件、基礎工藝、工業軟件、關鍵平臺的全面發展和高效集成,是裝備實現高端化的關鍵所在。行業急需提升機理沉淀能力,加強基礎研究投入,消除行業隱痛。行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破解關鍵細節識不破、突不破的難題。行業要著力解決一些企業以低質量、低價格產品擾亂市場秩序的問題,建立市場對自主產品的信任度、認可度,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循環和創新生態。實現高端化,行業要以知識密集、價值密集為方向不斷強化基礎再造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紡機產業鏈、價值鏈的上游控制能力。補短板弱項,鍛長板優勢。
2、筑生態,數智化轉型
從智能制造到工業互聯網,數實融合推動范式變革、流程再造,延伸產業半徑和價值格局,是裝備創新的重要動能。截至2023年9月,紡織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分別達到56.5%、49.3%,高于全國制造業平均水平。人工智能的融入正在觸發產業體系的深層次系統性變革。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生產裝備向著自主感知、自主學習、自主決策、自主執行的智能化方向演進。行業處在新的轉折點上。長期以來,工業軟件是裝備發展的軟肋。核心難題在于將散落在各生產環節里、閉鎖在人員經驗中、運行在軟件平臺上的關鍵技術、流程、工藝數據匯集整理和封裝,形成高質量數據集與語料庫。這也正是當前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的關鍵前提。要把握技術架構變化的機遇,突破工業軟件瓶頸,需要構建垂直場景的工業數據知識庫,做好“人工智能+”“數據要素×”,推動紡織裝備體系架構于“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之上。
3、塑價值,可持續發展
發展的階段與環境、產業的規模與結構、用能的效率與強度,決定了當前行業發展面臨著更多的資源環境約束、更大的社會人本責任。圍繞可持續目標,在創造物質的同時增加綠色資產、落實社會責任是紡機創新的重要目標。更加節能降耗的紡織織造、更加少水減排的綠色印染、更加透明高效的循環體系,需要裝備支持;降低工作風險、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所得,需要裝備支持。比如紡紗萬錠用工可10人以內,已實現無人值守,黑燈工廠。裝備的可持續發展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工程,要多利益相關方合作。當前,市場規則與政策在競合博弈中迭代;產業架構與技術體系在多路徑探索中形成;消費市場和價值標準在修正中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共識的同時,技術經濟尚待成熟與驗證。這需要我們平衡短期與長期、成本與收益、節奏與力度,統籌兼顧,系統推進。
4、拓內涵,融合化創新
與新興領域、未來產業嫁接融合,是裝備創新的巨大空間。從碳纖維、石墨烯材料、芳綸、3D打印材料等材料創新,到智能紡織品、高性能紡織品等產品創新,再到大健康、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場景創新,作為產品制造的源頭,裝備是推動萬物可織、可織萬物的重要支撐。例如,孫以澤院士研制的高性能特種編織裝備是制備“蛟龍號”深海潛航器、冬奧“飛揚”火炬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未來信息、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正在重塑制造體系的架構和基座,成為產業生態調整的新引擎。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納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環制造等未來制造方式快速發展,對紡織裝備形成顛覆式影響。比如3D打印可實現高度定制;生物制造正徹底改寫生產工藝流程。行業要前瞻布局新領域新賽道,以標志性應用為重點,推動傳統制造和未來制造協同聯動發展。
二、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鍛造發展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優化結構、變革組織,以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形成更具效率的投入產出關系和產業發展模式。
1、打造全球布局模式
中國紡織“衣被天下,布滿全球”的格局,決定了中國紡機“經緯天地,穿引四海”的擔當。國際分工的顆粒度正從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轉變為產品內分工、要素分工。全球價值鏈合作是必由之路。要圍繞應用場景延展的創新需求、生活方式變革的多元需求、格局調整催生的增量需求,開展產能和創新合作,整合全球資源,布局全球市場。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機遇,開拓新市場。要將產業安全作為全球布局的重要考量,平衡好原地升級、國內轉移、全球發展的關系。關注國際環境變化,以更積極的態度應對離岸制造、回岸制造、近岸制造、友岸制造。當前,全球經濟下行,有效需求不足從終端向產業上游傳導;地緣政治影響深化,“產能過剩論”甚囂塵上,為紡機行業全球發展帶來陰霾。對此,我們要堅定信心,堅持開放,在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中優化布局,打造優勢。
2、打造集約發展模式
中金公司報告顯示,以產值統計,2023年全球紡機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CR5為21%,中國紡機上市公司在國內的CR5為7.5%,中國紡機產業集中度有待提升。長期以來,國內企業供需互動、創新協同和資源整合偏弱,導致整機、系統、成套設備與基礎部件環節發展存在脫節,在前沿創新和高端市場上與國外巨頭抗衡,產業規模經濟、范圍經濟有優勢,但專業深度、創新深度有待加強。沈陽機床的興衰警示我們大而全的同質化、平庸化擴張不能真正形成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產品、技術的有效性、可靠性、穩定性需要在市場中試錯打磨。行業的高端領域依然被先發國家壟斷,我們很難通過剩余市場空間來支撐創新實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渦流紡設備95%來自日本村田。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打造有深度的產品和服務,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
3、打造系統整合模式
紡機創新與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平臺創新耦合,裝備競爭越來越成為創新生態、價值網絡的競爭。在成熟領域,德日意瑞等發達經濟體通過專利布局已形成源頭鎖定、單點控制和鏈式布防,關鍵零件、整機、系統平臺深度整合,構建起具有生態粘性的體系優勢。實踐證明,依靠單維度技術突破,很難打破技術封鎖,需要系統推進。著眼未來,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在形成新賽道。行業需要開展大縱深、大跨度的協同聯動、融合創新,這樣需要頂層設計、統籌布局。要革故鼎新,就要將點式突破與鏈式創新相結合,制造基礎與未來趨勢相結合,建立產學研用的協同機制,推動基于共通技術的梯田式發展。鞏固傳統優勢,搭建延伸技術階梯,構筑整機部件融合、硬件軟件一體、專利標準協同的完備體系。
4、打造產融合作模式
紡機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中國紡機要實現全球布局、集約發展、系統創新需要充分發揮資本跨時空配置資源的能力。而資本是逐利的,偏好熱點,追求短期,重顯績,輕潛績。資本投向與發展需要并不完全一致。紡機領域長期面臨關注不夠、投入不足的問題。我們要在創新發展中講好行業故事,改變社會認知,提升產業估值,吸引有“耐心”資本支持,加快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一方面,強化資本使用能力。提升資本與產業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以多元化的資本豐富生態,整合資源,通過并購、控股、戰略投資等方式構建能力優勢。把握數據資產化、環境要素資產化趨勢,提升新資產增值和管理能力。同時,要有效防控消極影響,避免過度金融化、脫實向虛。用好價值杠桿,平衡好模式創新與實體發展的關系,在“輕資產”模式的探索中打造紡織重器。
三、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展現協會作為
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作為在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實踐中形成的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是推動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的重要橋梁,對于解放發展生產力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新一屆理事會繼往開來、守正創新,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推進組織機制變革、強化決策服務能力,引導行業以新質態、新質效解新題、譜新篇。
第一、定向,樹立目標感。把握大勢、著眼大局,圍繞國之大計謀劃產業發展。從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局出發,融匯力量,推動各項政策在產業落地生根,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第二、強基,打造生態圈。深化強基工程,探索協會在新型舉國體制中的獨特作用,培育專精特新和生態主導型企業。完善展會等公共服務平臺,強化檢測認證等質量基礎設施。
第三、求新,提升引領力。保持前瞻,緊跟潮流,與新興領域、未來產業融合,推動數智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關注AI、新材料等在裝備領域的集成應用。提品質、塑品牌、蓄后勢。
第四、立信,增強兼容性。在跨領域、跨行業、跨國別的合作中做好信用中介,減小市場摩擦,將組織的影響力轉化為合作的信任感。以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為導向,推動企業規范發展。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讓我們固本興新,守正創新,于宏闊處縱橫,在精微間雕琢,強制造,向未來,以紡機之強健挺起中國紡織的堅實脊梁。